close

如果有準備餵母乳的媽媽們一定會知道,提倡母乳的同時也會提倡「母嬰同室」,甚至鼓勵寶寶出生那一刻的肌膚之親,因為乳汁的分泌是靠我們的大腦提供訊息,那大腦怎麼知道要分泌乳汁,當然就是寶寶「按門鈴」通知囉~

懷孕時也聽很多前輩分享「不要」母嬰同室的各種原因,最主要還是希望媽媽可以好好休息,尤其我已經是預知的剖腹產,所以在產前衛教詢問我是否要母嬰同室,當時我還不敢馬上下決定,可是我更怕一休息就沒奶了,也希望在醫院好好保握時間學習哺餵,因為含乳錯了,不僅乳汁無法分泌無法移出,寶寶吃不飽乳頭也會受傷,所以最後「母乳決心」和老公達成共識「母嬰同室」謝絕探訪。

麻醉剖腹後,其實我沒有沉睡或覺得累到虛脫無力,我只是下半身無法動,但手指早就開始滑手機,更期待著寶寶推來病房了。產後被推回病房護理師有來看了一下我的狀況,並教我如何擠乳才不會受傷,但這件事我真的沒學好,所以後來擠到變媽媽手了(其實跟產婦賀爾蒙分泌有很大關係),不過想不到我臨時要買的第一個東西是「指甲剪」,因為要擠乳護理師要求指甲剪短,這也算是學了一課,有擠出所謂「滴滴珍貴的初乳」,但我還是沒有任何感覺,下午四點多距離寶寶出生我輕輕給他一吻後,隔了快五個小時,寶寶終於來到我們身邊,但說實話我不記得這天有餵奶,似乎到凌晨護理師來才餵了第一次,倒是尿布爸爸換了很多次,而且聽說推來同室的寶寶不能隨意推回嬰兒室,所以我和爸爸整個備戰fighting!!!!!!其實很興奮!

第二天,我在強制排氣後,也餵了兩次,早上的護理師來幫我和教爸爸幫我清惡露,也教我們餵奶,不僅給了我們針管收集初乳(我知道這個方法,但請老公去護理站拿拿不到),還要爸爸把手洗乾淨,讓他用手指餵寶寶喝奶,去感受寶寶的吸力、哺乳窩在哪裡,也因為這樣老公知道寶寶吸力真的很強,我後來喊痛他是可以理解的。回頭翻已經紀錄了四個多月的哺乳時間才發現,原來寶寶真的有過喝30、40分鐘奶,但可能寶寶太可愛我還是甘之如飴,剖腹的傷口因為在麻醉前就交代要術後止痛,所以也沒為我帶來不適,還掛著尿袋的我,只負責躺在床上餵奶,育嬰室給的集乳瓶我還真不知道要幹嘛.....

第三天寶寶開始兩個小時就討奶,這個我應該算有心理準備,所以記錄本上開始密密麻麻的餵奶紀錄,母嬰同室的好處就是很多人關心你,因為有一半是婦產科病房護理師關心你,有一半是嬰兒室護理師來關心你的寶寶,中間會穿插護理長,甚至我不知道怎麼稱呼的護理人員,那不管關心我或關心寶寶,最關鍵的還是餵奶,所以等於一直有人在關心我的奶,不管是擠看看有沒有乳汁,或是看看含乳有沒有正確,反正當媽媽尺寸也放很開,產後醫院給的哺乳衣很方便開奶給別人看,這也是為什麼要謝絕探訪了!當媽媽的只希望寶寶有奶喝有喝到奶,也因為這麼多護理人員可以詢問,有天早上,我半躺著在餵寶寶,闕醫師來巡房,竟然開口第一句話是「媽媽不是第一胎了ㄏㄡ~」我還摸不著頭緒時「看你餵奶姿勢很熟練」我差點大笑,而且老公每次餵奶都要幫忙把寶寶推上,再幫忙判斷有沒有含對,因為我還很難翻身移動,即使是半夜我們也是這樣搞!現在回想起來只能說「能不能全母乳,爸爸是關鍵啊!!!!!!!!!!!」

忘了第三天還是第四天開始脹奶痛,超痛!不會哭是騙人的!明明我就頻頻親餵,根本沒在管幾小時一次的的,還是走到了泌乳高峰,真的好痛,痛到已經很狼狽的我再加上眉頭深鎖,真的好醜好醜好醜!但是長庚護理師真的很好,每次進來巡房都幫我看看,教我冰敷、乳暈擠軟,甚至彎著腰幫我紓解一下石頭奶,一站就是半小時,連我老公都很想好好謝謝這些護理師。雖然新手爸媽有點疲累的感覺,尤其是爸爸,白天要趕著處理我們出院前要完成的事情,半夜要換尿布陪餵奶,但是更感謝所有病房的護理師,面對我們的各種疑問都可以提供正確有效果的回應,因為大脹奶終於收集了一些母乳,而且母嬰同室護理師馬上看含乳,並且衛教宣導確認「我是有奶的」,我想也是全母乳成功關鍵!

第五天滿心期待要和寶寶回家,自我覺得寶寶這幾天喝奶和排便狀況都很好(後來才知道,這個都要母嬰同室才會了解),送下去抽血等黃疸報告一定沒問題,於是我拖著傷口的痛(沒有石頭奶痛),第一次走到嬰兒室餵奶,好多媽媽要來領寶寶餵奶,但是我聽到更多寶寶的哭聲,已經脹奶的我根本要噴奶了,覺得那些寶寶好可憐!而且坐在嬰兒室椅子餵奶很難餵!這應該也是母嬰同室的好處,躺床上餵真的比較輕鬆!沒想到竟然被通知黃疸指數超過,寶寶留院!媽媽的玻璃心整個碎滿地,眼淚也止不住了,護理師按程序問了我要喝什麼配方奶,我都傻了,這不在我做功課範圍啊!還好病房還留了手擠母乳,雖然我也不知道可以讓寶寶撐多久。餵乳母容易黃疸指數高,可是覺得自己餵得這麼勤了一定過關,沒想到還是這個結果。

育嬰室的哭聲讓我和爸爸都慶幸,我們的寶寶不用這樣哭著等我們,因為我知道哭都哭累了,怎麼使勁吸奶。母嬰同室雖然半夜也餵奶,基本上都是知道開始餵時間,但不知道結束時間,因為一家三口都睡著了,好幾次是護理師近來巡房叫醒我,要我餵完寶寶抱回推車,確保安全。母嬰同室跟我原本想的唯一不同是,本來想母嬰同室一定可以跟寶寶拍很多溫馨哺餵照,事實是根本不想,剖腹產真的比較狼狽,最後寶寶又留院觀察,所以在醫院我也沒留下任何溫馨合照了。

隔天,寶寶的黃疸指數馬上下降,非常完美,他應該也沒喝到幾口s26!

我們自己的親身經驗,老二如果可以選擇我們應該還是會選擇母嬰同室,因為它真的是母乳成功關鍵之一。新手爸媽可以學習到哺乳資訊,寶寶也可以刺激泌乳,要躺餵坐餵都可以馬上教馬上練習,最重要是寶寶餓了就可以餵,不用看時間不用等通知,不用掛著尿袋走來走去。也不用擔心回家不會處理,因為24小時在身邊,發現什麼問題都可以馬上請教護理人員,很多人關心累這件事,說真的爸爸比較累,媽媽我只覺得脹奶痛、後來的子宮收縮有點痛,很像沒有累到讓我印象深刻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ngs 的頭像
    mings

    mings 愛耍賴

    m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